Loading AI tools
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在傳統中醫學裡的臟象學說中,心是五臟六腑中最主要的部分,在五行中屬火,為神之居,血之主,脈之宗。心與生物學中的心臟大致上是同一個構造。型態描述上,《醫宗必讀》形容心為「心象尖圓形,如蓮蕊」。
「心主神明」是中醫學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,也就是說,心與精神思想有關。大致而言,與心密切關聯的包括血液流動、精神意識、出汗,以及舌頭。
古代中國關於心的解剖,史書上最早的記載見於《史記·殷本紀》:「比干強諫,紂怒曰:『吾聞聖人心有七竅,剖比干觀其心』。」心為五臟之一,居於胸中,肺之下,膈膜之上,附著於脊骨之第五椎,形如倒垂未開之蓮蕊。心外有赤黃色脂膜包裹,稱為心包絡,是心的外衛。《難經》認為:「心重十二兩,中有七孔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」。《類經·經絡類》中又提到:「心當五椎之下,其系有五,上系連肺,肺下繫心,心下三系連脾肝腎,故心通五臟之氣而為之主也」。
有血肉之心及神明之心的分別,前指藏於胸中、推動血液運行的心臟,後者指無具體形態的、主宰人精神活動的心。如《醫學入門·臟腑》說:「有血肉之心,形如未開蓮蕊,居肺下肝上是也。有神明之心,神者,氣血所化,生之本也,萬物由之盛長,不著色象,未有何有,謂無復存,主宰萬事萬物,虛靈不昧者是也」。
手少陰心經及手少陰別絡的循行路徑,根據《靈樞·經脈篇》記載為:「手少陰心經之脈,起於心中,出屬心系,下膈,絡小腸。其支者,從心系上挾咽,繫目系。其直者,復從心系,卻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內後廉,行手太陰心主之後。下肘內,循臂內後廉,抵掌後銳骨之端,入掌內後廉,循小指之內出其端。」,「手少陰之別,名曰通里,去腕一寸半,別而上行,循經入於心中,繫舌本,屬目系。其實則支膈,虛則不能言,取之掌後一寸,別走太陽也。」
心與小腸相表裡:手少陰心經下絡小腸,手太陽小腸經絡心,心與小腸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。在病理上,如心經有火,可下移小腸,出現尿少、尿赤、尿痛;小腸有熱,可循經上炎於心,表現為心煩、舌赤、口舌生瘡等。
傳統上,中醫認為,心為一身的君主,臟腑百骸均遵從其號令,人的聰明智慧也是從心而出。如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所言:「心者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」。心在五行屬火,以陽藏而通於夏氣,故為陽中之太陽。心在體合脈、其華在面、開竅於舌、寄竅於耳、在液為汗、在志為喜。心臟與小腸腑相合,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為表裡經。
明朝以後,中醫學家對藏神的所在處,提出不同的看法,如明代·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·辛夷》指出:「腦為元神之府」
驚則氣亂,心神不寧也容易受驚,如《素問·舉痛論》說:「驚則心無所依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故氣亂」,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指出:「驚為心病」。
養生之道,在於存神養氣。存神在心,而靜心在目。張紫陽真人說:「心能役神,神亦役心,眼者神遊之宅,神遊於眼而役於心,心欲求靜,必先制眼,役之於眼,使歸於心,則心靜而神亦靜矣」[1]。《導引本經》說:「夫心乃一身之主宰,生死之路頭也。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,而神不入氣;心靜則種種欲靜,而神氣相抱也」。故人常宜燕居靜坐,調心息氣,食熱戒冷,常要兩目垂簾,反光內照,降心火於丹田。
心包絡,簡稱心包,亦稱膻中。是心臟外面的包膜,有保護心臟的功能。中醫認為,心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,故外邪犯心時,首先侵犯心包,故心包有「代心受邪」的作用。「邪犯心包」主要表現在心藏神的功能異常,有以下兩種證型:
《如何看待中醫的「心主神明」理論[永久失效連結]》。貴陽中醫學院學報,29卷3期。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